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家祭活动 幸存者仅剩38位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家祭活动举行,仅剩38位幸存者

报道称,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哭墙”前,94岁的幸存者夏淑琴不舍地告别,她说:“我又来看你们了,岁数大了,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来给你们献花......”

为纪念南京大屠杀,临近第十个国家公祭日,南京举行了家庭祭告活动。幸存者夏淑琴、刘民生、艾义英和他们的亲人早早来到纪念馆,向“哭墙”鞠躬、献花、默哀,祭奠在86年前遇难的亲人和同胞。

“哭墙”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一角,1995年刚设立时,长度为43米,高3.5米,刻有3000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姓名。经过28年的增刻,现在墙上刻有10665个死难者的姓名,长度增加了约一倍。令人痛心的是,现在只有38位幸存者能够参加家庭祭告活动。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有一道“哭墙”(部分)。这座墙成为了历史的见证,它是30万遇难同胞的墓碑,有10665个名字刻在上面。

这道“哭墙”见证了曾经发生的惨烈历史。上面刻着的名字,代表着每一个遇难者的生命。例如“王成家,24岁,在大方巷难民区被日军枪杀”和“汪有忠,39岁,在安德门被日军刺杀……”旁边还有两名学生代表,诵读着部分遇难同胞的姓名、遇难年龄、遇难地点和遇难方式。

其中一位诵读代表、南京传媒学院的学生晏子豪还在纪念馆担任志愿讲解员。他说:“当我们诵读这些内容时,联想到纪念馆展厅中的历史照片,更能深刻感受到这段历史的惨痛。86年前,这些人也曾是有自己生命的人。希望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

幸存者夏淑琴很快就找到了她家七位家人的名字刻在了“哭墙”上。虽然老人自己不识字,但她家人的名字一笔一划都记在心里。1937年12月13日,夏淑琴家中的九口人中,有七人惨遭日军杀害,时年八岁的她身中三刀,因昏死过去而幸免于难。

在家祭当日,夏淑琴的外孙女夏媛用黑笔重新为“哭墙”上亲人的姓名进行描绘。夏媛表示,“哭墙”对于全家来说是**祭奠那场悲惨战争中死去亲人的地方,而“描新”则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这段历史。

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孙女夏媛为“哭墙”上亲人的姓名“描新”。新华社记者邱冰清摄

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在谈到这件事时表示,“历史的苦难不能被遗忘。这面墙上,一排排、一列列的遇难者名单,时刻提醒着我们,南京不会忘记86年前那段悲惨历史。”

86年过去了,战争的硝烟散去,时间的证人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凋零。截至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注册在册的在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8位。

人们在“哭墙”前献上鲜花,表达对南京大屠杀的痛惜和哀思。邱冰清 摄

为保持历史真相、传承历史记忆,人们不断努力。在这方面,依靠家族记忆的传承被视为一种重要的途径。2022年8月15日,首批13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开始工作。同年8月15日,第二批10名传承人开始工作。

葛凤瑾是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的儿子之一,也是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一直致力于讲述和传播这段历史,还曾代表幸存者后代参加和平主题论坛。

“今天,我们来到‘哭墙’前,一方面是为了悼念我们家族中的遇难者,另一方面也是要表达对所有遇难同胞的哀思。作为幸存者后代和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我们肩负着传承历史真相的使命和责任。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展望未来,让更多的人明白和平的珍贵。” 葛凤瑾说。

邱冰清、蒋芳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db:作者],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dljzsh.com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68体育@dljzsh.com